在你熟悉的IOT前加一個"A"是甚麼樣的體驗? 在未來它竟然會無所不在? 讓我們娓娓道來...
或許處在科技時代的你會認為自己對「人工智慧」以及「物聯網」並不陌生,畢竟電視轉到財經節目每個名嘴都講得頭頭是道XD 但我們仔細回想看看:在整個產業上真的有人實際好好運用這項技術了嗎?
我們先從生活中最常見的東西來談:冰箱。整個物聯網產業中,冰箱可謂是人們對物聯網的想像。但若是你回頭看看所謂的智慧冰箱,某些廠商宣稱的智慧僅僅是將一塊面板鑲嵌在外殼上,你覺得這樣夠智慧嗎?
不只是一堆感應器而已
其實坊間許多家電產品都主打可連網,但是否足夠智慧就要打個問號了。因為使用者大多還是需要自行進行判斷,例如冰箱裡的食物哪些過期了、那些食物要補買了...
因此,一台真正聰明的冰箱不僅僅要連接互聯網,還需要安裝大量的傳感器,例如重量傳感器來判斷喝了多少牛奶,視覺傳感器判斷食物過期時間,味覺傳感器判斷食物是否腐爛即使沒有過期,甚至是記錄一天內開關次數的傳感器來協助監測糖尿病患者的飲食。這些技術並不難,但這只是個開始,物聯網從來不僅僅是連接網絡,還需要更多的傳感器提供信息!
為什麼物聯網的概念尚未成熟?那是因為連接互聯網不夠,還需要傳送更多數據,但更多的數據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在沒有清晰定義問題的情況下,反而帶來困擾。
我們來想像另一種場景:智慧電燈,我們到底希望「電燈可以自己判斷該開、該關、該改變顏色、該調整成什麼亮度」?還是希望「我們可以遠程開關電燈」?我認為前者才是智慧和方便,但是我們大多數物聯網設備給我們的是後者的功能,我們只是可以控制更多東西,甚至
感到複雜程度增加,因為裡面並不包含「人工智慧」的技術。
人工智慧不能只是演算法,更不能只處理成千上萬的資料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人工智慧」。過去十年,人工智慧的技術有突飛猛進的發展,尤其在視覺辨識和語言辨識的發展可說是相當成熟了。拿起我們的手機,可以輕而易舉辨識我們的臉來解鎖,也可以透過翻譯的 App 讓我們講完一段中文之後就直接翻譯成英文並且還有兩種語言的逐字稿,甚至記者會上都已經有機器生成的即時字幕。
但,另一方面,我們的工作真的有因為人工智慧的成熟而帶來很大的改變嗎?有沒有發現,只要無法透過手機上的鏡頭和麥克風取得資料讓人工智慧的演算法處理,人工智慧幾乎就幫不上忙了?這樣的人工智慧,是真的智慧嗎?更有趣的是,目前產業上的工作,恐怕主流還是「工人智慧」來做判斷的啊!
所以為什麼人工智慧的應用不普及?那就是因為我們所採集的資料遠遠不夠啊!我們並沒有真的活在一個萬物聯網、到處都是感應器的世界,所以人工智慧的技術成熟了,但是應用卻根本還沒落地。
我們同樣用智慧電燈來舉例,智慧電燈該裝上哪些感應器才會夠聰明呢?首先,至少要有視覺感應器,用來判斷環境的亮度與色溫,例如陰天色溫比較高,那智慧電燈應該要調為暖色以維持環境氣氛,還要記得早上開亮讓人起床、睡前漸漸變暗讓人入睡。
此外,也要有聲音感應器,除了接收語音指令,更重要的是透過人工智慧來判斷環境氣氛,例如正在遠距開會,需要理性氛圍,就維持陽光般的明亮;正在和家人一起晚餐,需要溫暖和樂的氛圍,也能提供合適的照片。簡單來說,過去用昂貴的室內裝潢與燈光設計所達成的效果,如今智慧電燈就能輕易做到,而且還能隨時按照需求做出調整,不再一成不變。聰明、方便、省錢、省電,這才是智慧生活。
所以有沒有發現,只有物聯網而沒有人工智慧,那一點都不方便。但是只有人工智慧而沒有物聯網,應用範圍卻又非常侷限。只有把人工智慧(AI)和物聯網(IoT)兩個都已經成熟的技術加在一起,變成 AIoT,才能真的實現我們的理想。
兩個舊東西合在一起會迸出新滋味?
在產業分析的角度上,產業週期(The Industry Life Cycle)和技術週期(The Hype Cycle)是不同的兩回事,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網路的串流技術早就非常成熟,YouTube 在 2005 年就成立了。同樣的,網路的金流技術更早就存在了,Paypal 成立於 1998 年。但是這兩個技術的結合,卻能打造出「線上課程」的龐大產業。所以從技術週期來看,線上課程所採用的技術都處於穩定成熟期,一點都不新,但是從產業週期來看,線上課程的營收成長率還在成長期,絲毫不見衰退,也沒有什麼併購和整合的現象。
同樣的,AIoT 也是採用物聯網和人工智慧這兩個在週期上都處於穩定成熟期的技術,但是兩者結合後所產生的數位轉型解決方案,在產業週期上甚至還在非常早期的萌芽期而已,連成長期都還沒開始。但,有遠見的人,都已經看到了這樣的趨勢即將來臨,例如數位行銷專家菲利浦・科特勒就在自己最新的著作《行銷 5.0》裡面提到 AIoT 會如何改變行銷產業。
在《行銷 5.0》的時代,行銷的戰術有五種,包括資料行銷、預測行銷、場景行銷、增強行銷和敏捷行銷,其中像是在場景行銷中,先建構智慧感應的基礎設施,才能在 POS 運用距離感應器進行場景回應,並利用生物辨識促進個人化,這些未來將在實體零售通路出現的場景,正是人工智慧加上物聯網的 AIoT 應用。
AIoT 甚至已經不是一個獨立的產業,真正的事實是:在未來,沒有一個產業不會用到 AIoT 技術。那麼,你打算等多久,才願意跟上?
謝分享~~頗有收穫😊
跟我想像中的物聯網真的不一樣!謝謝樓主分享!